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

情緒讓記憶持久!

你曾懷疑過為什麼某些記憶能夠在幾年後仍記憶猶新,而某些記憶卻隨風而逝嗎?答案是情緒。

當你情緒激動時,大腦就會紀錄下來,對於充滿情緒的事情會儘可能的紀錄詳細,以便快速地回想起來;那些充滿情緒的記憶會在短時間內被想起,即使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如此。

杜克大學的Florin Dolcos與同事們表示,對於正面與負面的情緒都是如此;他們的研究報告刊載在稍早線上版的全國科學院會議記錄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)上。

這篇研究包括9位平均26歲的女性,研究人員表示,相較於男性,女性在生理上對情緒的刺激比較有反應,且比較可能說出對於強烈情緒的印象。

首先,給這些女性看180張照片,這些照片分為快樂、中庸與不快樂三種,這些女性依據自己判定這些照片有多快樂來加以分級,當她們再看照片時,研究人員會掃描她們的腦部。

約一年之後,這些女性再度做一次試驗,她們除了再一次看這些老照片外,另加了90張新照片(快樂、中庸、不快樂的各10張),同樣的也做腦部掃描。

當影像出現時,這些女性會按下「記憶」鈕,叫出她們所記得的圖案,並回想到一年前看過、知道它的細節;或是她們會按下「知道」鈕,代表影像非常熟悉,但是她們記不得細節,最後,她們可能會說那是新的照片。

研究結果顯示,她們比較記得情緒性的照片,對中庸的照片比較沒印象;而在成功記得時,大腦中有兩個區域在活動,分別是杏仁核與海馬迴;研究人員表示,這兩個區域也會成功的將情緒性的記憶編成密碼。

研究結果顯示,大腦中的區域對於情緒記憶力扮演重要的角色,不只是成功的儲存記憶,同時也讓人回想起記憶。

研究人員表示,情緒性記憶的力量可以追溯至很久以前,我們的老祖先對於找到食物的興奮,與害怕潛行掠食者的記憶都曾啟動這個機制。

沒有留言: